局庆80周年 当前位置: 首页   >   企业文化   >   局庆80周年   >   文章详情   >  

历史上的今天:利比亚撤侨,“一个都不能少”

2011年2月中旬,利比亚局势突变,动乱逐渐波及一航局在利各项目所在地。2月25日,党中央、国务院决定在利中国公民全部撤离。根据安排,一航局承担协助其中一个区域10多家中资企业5000多名中国员工撤侨的工作,具体路线是:从米苏拉塔市港口登船,赴希腊、马耳他等国家,然后乘坐包机回国。

 

 

一航局撤离工作组提出了“先女士后男士”“先群众后党员”“先职工后干部”“一个都不能少”的分批撤离计划,并紧急开展对外联络,取得了米苏拉塔钢厂港内两个自有泊位的使用许可。

 

 

26日下午4点半,第一艘邮轮靠岸,港口前聚集的3000多人有序排队登船离境。之后的两天里,在项目部的全力协调下,中区共5000多名中资企业人员陆续撤离。28日,一航局5000套房建项目和撤离工作组共1769人最后一批顺利撤离。

 

 

与此同时,远在140多公里外的拜尼·沃利德市,四公司357名员工也在积极尝试撤离。两次突围失败后,现场指挥部紧急研究,决定转向的黎波里,和总项目部接应人员会合后一起奔赴突尼斯。经过几番波折,28日8点,全员安全通过突尼斯关口。

 

 

北京时间3月5日,随着最后一架包机降落,撤侨任务圆满完成。2681名一航人、5000余名祖国同胞,一个不少地平安归国。

顾全大局、舍已为人的无畏担当;有勇有谋、众志成城的昂扬斗志;诚信重诺、不怕牺牲的家国情怀所凝结形成的“一个都不能少”的利比亚撤侨精神,已成为一航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激励着一航人不断书写为国担当的壮丽诗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