筑港钩沉⑪:原交通部大楼也是一航造
1952年12月,为了承担交通部综合办公大楼(北京交道口南大街)、眷属宿舍(北京和平里)、干部学校(北京安定门外黄寺)等新建工程,北京工程队组建完成,李澈任队长。
筑港队伍承办房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在此前没有经验。特别是第一次承建坐落在首都的政府部门办公大楼,规模大、设备全、民族形式结构,标准要求严格,技术上、力量上都有很大困难。副局长兼总工程师谭真亲临施工现场指导,使设计、施工中的许多技术问题得以顺利解决。
工程所需的劳动和技术工种缺口很大,从塘沽新港派出的瓦工、木工,钢筋、混凝土等工种远不敷用。于是工程队在北京招收技术临时工,边调动边培训。仅1953年,工程队就培养出急需的技术工人145名,1953年底全队职工包括临时工达到900名。
北京工程队承建的交通部办公大楼13611平方米,眷属宿舍和部长宿舍5850平方米,干校教学楼等4700平方米,工期要求甚急。施工中,依靠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克服了大量困难,按期完成了任务,也总结了房建工程的一些经验。
在管理方面,推行班组作业计划,建立执行了工程质量标准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,逐步健全了计划、统计、工程、技术、安全、定额、考勤、成本工资、材料计核等9大员和其工作程序,成为一支组织健全的建筑施工队伍。
北京工程队承建的工程到1954年底全部按期完成,建制撤销,全队调赴广东,参加湛江港建设,改称第一工程局第三工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