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津日报》:人民至上——永不忘怀的方舱记忆
中交一航局:我们打的是闪电战
不只是医护人员和病人,在心里打上方舱医院印记的还有医院的建设者,中交一航局华中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健就是他们中的一员,作为方舱医院的建设者,16日一大早他就来到展馆寻找当时的痕迹。
方舱医院属于临时性的医疗场所,根据抗击疫情需要而紧急建设而成,在建设过程中,要突出一个快字!一场48小时的“闪电战”在一航局迅速打响……
根据要求,一航局需要为方舱医院提供所需的全部1100套床位。除了床,还包括床头柜、床上用品、凳子、收纳箱、洗漱用品等配套物资。物资从哪里来?如何运到医院现场?如何装配完毕?这些现在看来不算太难的工作,在当时物资缺乏、运输困难的大冷天里却让人急出了一身汗。
物资采购急:全公司动员,省内省外同步推进,短短4小时,采购任务圆满结束。
物资运输急:一定要找那些最靠谱的司机,明知道运送完成之后要被隔离,也要接下任务。
到2月18日下午5点,从青岛发往武汉的最后一车物资运抵方舱医院建设现场,完成清点验收,张健和一航局的同事们终于放下了心。
急,体现的是中国速度;急,换来的是“人等床到床等人”的关键转变;急,最终换来的是病人得以及时救治。
展览资料显示:武汉市先期10余天建成16家,总计建设32家方舱医院,合计建成床位32868张,累计收治患者1.2万余人,治愈出院8000余人,转院3500余人。做到了零感染、零死亡、零回头,方舱医院也被亲切地称为“生命之舟”。
“这是战‘疫’的关键之举,是阻击重大传染病的重大创新,有力扭转了防控形势,创造了抗疫中国经验。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上的这句话,是对方舱医院最好的诠释。
(文章来源:《天津日报》2020年10月18日)